那孩子畢業的時候,我想起第一次跟媽媽見面,開會的時候,媽媽不斷數落著自己的孩子,「你不知道她多壞,講都講不聽,一直偷東西!偷同學的東西,連老師的都偷,丟臉死了!!」「你不知道她有多厲害,你以後就知道了!!!」
我告訴媽媽:「你現在說的我都知道,資料上面都清清楚楚,但是,現在是五年級,我們都不要再提之前的事,我想要給孩子一個翻身的機會。如果她要一直背著中年級的那些評價,我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她,她沒有機會被喜歡,那她還要努力嗎?反正爛到底了,還需要改變嗎?」
所有犯錯的孩子都有她背後的原因,會一再重複同樣的錯誤,之前用盡各種方法都改變不了她,代表沒有人找到她心裡的缺憾,她很辛苦呀~~「媽媽,你都不支持她,誰來喜歡她?」
雖然媽媽很不認同我的想法,不斷的想告訴我我的想法有多天真,不斷的想要讓我清楚孩子的壞習慣有多嚴重,但是我相信沒有孩子想要讓所有人頭痛和討厭,我可以想像這個孩子的處境有多辛苦,該如何帶這個孩子?該如何讓她有改變的機會?我又要如何讓她改變?
連家人都厭惡她,讓孩子得不到愛,同住的家人一直說著要把她送出去,不想跟她一起住,讓孩子沒有安全感;沒有人教育她該如何照顧自己,對她身上的骯髒,只露出嫌惡的表情,因為身上的臭味,讓同學都避之唯恐不及,她沒有任何朋友;學業表現極差,又頻繁偷東西,在學校也得不到任何成就感,還三不五時會被威脅要送去警察局...這是惡性循環,孩子心理的問題沒有被解決,又一層一層加上去。
我沒有辦法替代家人給她愛,先改善她的衛生習慣,緊迫盯人的要求她要洗頭洗澡、換衣服,出門前要檢視自己的儀容;讓她嘗試著開始寫減量的作業,從交出來的作業得到存在感。
在她去上資源班的課時,我不斷的提醒班上的孩子要對她友善,遇到擺臉色給她看的、惡意排擠她的,我都會找來聊一聊,看到有孩子願意釋出善意,揪她一起去上課、搬包裹的,我都公開讚賞和獎勵。
資源班老師設計很多獎勵方式,讓孩子從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文具、髮飾,讓她可以用點數換很多福利讓同學一起參與,只要有好表現,她可以揪好朋友一起去遊戲室玩桌遊、遊具;可以一起享用老師準備的下午茶....
輔導老師替她安排了小團輔、心理諮商...讓孩子心裡的話能有出口。
才半年,那孩子身上乾淨了,身邊開始有了朋友,在乎同學的感受;正常交作業了,每次交作業我都誇獎她寫得越來越好,從努力中得到成就感,她戒掉了長期偷竊的習慣。
我從來不怪媽媽沒有功能,因為那媽媽也有很多狀況需要協助,自顧不暇,沒有能力處理生活的困境和孩子的問題,每次跟我們談話就崩潰大哭,這不是媽媽的錯,她讓我看到一個來不及長大就得承受家庭壓力的孩子。
我們都給孩子一個翻身重新開始的機會。
要改變一個孩子,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,我很感謝當年跟我一起幫助孩子的資源班老師、輔導老師,從各方面來補足孩子心理的缺憾。
面對孩子失控的行為,都想想行為背後的原因,靜下心來替她想想辦法。這孩子還有很多我來不及處理的問題,伴隨青春期會發生的問題,只希望她有遇到善待她的環境。